這里有兩種情況:第一種是寫了卻含糊其詞,比如只寫明”××牌聚酯漆“,并未加以更深入的說明。同一品牌的材料,又可分為許多的型號和規格,一個產品線很全的油漆品牌,所擁有的聚酯漆應該有很多系列,高中低檔都有;蛘呤腔煜拍,比如說做櫥柜,柜體板沒寫明具體的品牌,而是用E1級來代替,E1只是一個甲醛釋放的標準,怎么可以用它來表示;第二種是干脆什么都不寫,只寫了項目,至于用何種材料沒作任何說明,留在那等你來填空。正規的裝潢公司會標注清楚所用材料的名稱、型號、尺寸規格,有的甚至會加注材料的級別和產地。對付裝飾公司的這種做法,我們要認真查看每一個項目,看裝修公司是否寫得夠具體,一定要在所有的品名弄清楚后才能簽字。
故意少報工程項目,先以低價與業主簽下合同,待施工進行到該項目時,以前期出報價單時疏忽漏報為由,要求追加工程款。故意漏掉某些不起眼的工程項目,如:踢腳線,防水,墻面鉆孔等。(報價單中有時有:工作量以實際為準的字樣,讓你無處說理。) 舉例:還是門套的例子,門套一般報價70/米就已經含油漆費,卻在后面在加門套油漆一項,這樣門套油漆就收了兩次費用。
裝修公司可以在材料檔次上做手腳,一些業主對價格卡的死,對主材的品牌又有明確規定,裝修公司在主材上撈不到好處,又不愿放棄自己的利潤,只有從輔材上做文章了。舉例:××牌印茄木免漆地板,連龍骨加安裝,裝?薰頸?80元/平方米,業主還到250元/平米,裝修公司也同意了,到時來安裝時,地板的品牌、材質、規格、等級都對,可安裝地板所用的龍骨實在是太差,找裝修公司理論,裝修公司卻回答你說250元的報價用的就是這種龍骨,而在報價單里輔材的價格又無據可查,業主只好自認倒霉。
材料的損耗是客觀存在的,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損耗,哪些地方不應該有,不該有損耗的出現了損耗就是弄虛作假了。比如講地板、瓷磚、扣板邊線等材料是有損耗的。乳膠漆其實也有損耗,但單價里已將這部分損耗包含進去了,所以就不再另外報損耗了。裝修時已經是成品的,不需要進行切割和打磨的就可以安裝的材料是沒有損耗的。損耗也是有規定的,如果超過這個數字,就要懷疑其中有水份了。
很多裝修公司給消費者的報價單上,只有簡單的項目名稱、材料品種、價格和數量,而沒有關鍵的工藝做法。您要要求設計師在預算書中加入工藝做法,或對預算中每個項目的工藝做法做詳細說明。因為具體的施工工藝和工序,直接關系到家庭裝修的施工質量和造價。沒有工藝做法的預算書,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,會給今后的施工和驗收帶來很多后患,更會給少數不正規的裝飾公司偷工減料、粗制濫造開了“方便之門”。舉例:鋁扣板安裝未寫明采用何種方法安裝,正規的安裝方法是吊桿輕鋼龍骨安裝,但南通市面上大部分的鋁扣板是用木龍骨輕鋼龍骨安裝,前者安裝比后者復雜,費用也略高。類似的例子還有木器漆涂刷遍數未標明等等。這些項目的做法不具體,會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,會給今后的施工驗收帶來很多后患。大家一定要求裝修公司標明具體的施工工藝。
明明沒有的施工項目或收費項目卻出現在報價單里。
舊房裝修,老地磚敲除,重新鋪貼地磚,需要用水泥砂漿進行地面找平,報價單里出現“地面找平”的項目也是正常的,可新竣工的房屋裝修,貼地磚可以省去這一項,而報價單里出現了地面找平這道工序,就屬于無中生有了。
在預算表中可以經?吹竭@樣以“項”為單位的報價
個人認為這種報價方式不可取,往往一些工藝不復雜,建材品種不多的項目經他們這么一報價,價格一下就上去了不少。其實這些項目還是可以再細分成一個個小項的,比如石膏板造型××平米,墻紙××平米,裝飾公司這么報價無非也是想混水摸魚,多賺幾個錢。但也不是說報價單中出現以“項”為單位的施工項目都不合理,比如說衛生間包下水管,門安裝的收費都是以“項”為單位的,這些項目都是常規施工項目,每根下水管的包覆,每個門的安裝所需的材料以及人工都大體相當,沒必要再細分,所以就以“項”為單位了。
審核報價單時業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單價上,對施工數量的審核幾乎很少關心,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,以獲得更高的利潤。審核報價單時業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單價上,對施工數量的審核幾乎很少關心,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,以獲得更高的利潤。業主在工程臨近結尾時,把幾個大項的尺寸測量一下,如衣櫥,書櫥,墻面等關鍵尺寸測量一下,與報價表里的數量對比一下。需要說明的是某些項目的數量,如乳膠漆面積,需要事先與裝修公司溝通是怎樣一個計算方法。有些公司去除了門窗面積,而有些公司則去門不去窗。無論采取哪種計算方法,事先溝通,對數量計算方法達成一個共識。在工程臨近結尾時,把幾個大項的尺寸測量一下,如衣櫥,書櫥,墻面等關鍵尺寸測量一下,與報價表里的數量對比一下。需要說明的是某些項目的數量,如乳膠漆面積,需要事先與裝修公司溝通是怎樣一個計算方法。有些公司去除了門窗面積,而有些公司則去門不去窗。無論采取哪種計算方法,事先溝通,對數量計算方法達成一個共識,以免雙方?蘸笤謖飧鑫侍饃喜礎?
應該以米為單位銷售的裝飾材料變為以平米為單位報價。反過來,以平米為單位的卻要以米計價。舉例:一個寬1.4米,縱深0.6米的飄窗鋪大理石窗臺,大理石的價格為220/平米,實際計算價格為220×1.4×0.6=184.8。裝修公司卻以“米”為計價單位,單價仍報220,這樣算下來是:220×1.4=308。兩者相差123.2元。
在整個裝修預算中,材料其實才占了30%,各種師傅的工資占了60%,設計師的設計費占10%,所以只要人工一多,要花的錢自然就會多。
只要動到泥作工程,隔間花費自然就大,比如:打一面墻就會衍生地磚修補、墻面修補、瓷磚修補、油漆修補、木工等工程,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,一定要三思。
裝潢最耗費人工的除了泥作,另一個就是木工,而且這還很耗時,所以除非需要利用屋內來創造更多的收納空間,才請設計師去規劃,否則還是建議用現成的家具來代替。
很多相同等級的建材一樣能有相同的效果,但是價格卻有很大的差距。盡量選購包安裝的建材,打包費用會比另外找工人便宜,而且還能確保安裝工藝。
雖然只是打掉一面墻,可是后續增加的工程可不簡單,像鋁窗或氣密窗、防水等,在考慮擴充空間的同時,業主需要充分考慮到房屋結構等問題。
設計裝潢最機會的就是房間的移位,尤其是衛浴、廚房,不僅會增加水電工程費用,排水管線的移位只要施工稍不注 意,很容易造成漏水等問題。
比價是一個很正常的動作,千萬不要不好意思,多比幾家一定劃的來。
盡可能在親朋好友、同一社區內的住戶,找有裝潢需求的人,在規劃中盡量使用相同的材料,這樣才能有條件一起向設計師殺價。
這一項雖然很多人在使用,但如果不使用就好象默認自己不在意要花多少錢,和設計師以好朋友方式搏感情對談。
以支票支付盡可能把票期延長,讓有限的裝修預算可以更彈性運用。
第一招:拒絕以不賺錢、打折優惠為名招攬業務的單位或個人
第二招:沒有信譽、質量和服務保證的裝修公司或施工隊往往采取“低開高走”報價的做法承攬業務。
第三招:裝飾企業往往利用客戶不懂裝修,在施工項目單上有意漏項,到施工期間再增項增加報價。
第四招:拒絕材料以次充好。報價單上的材料與實際使用的不符,特別是基層采用偽劣材料以降低成本。
第五招:小心施工隊減少施工程序、偷工減料以減少成本。如本該刷六道油漆的只刷兩道,水泥以次充好。
第六招:用流行的套餐報價法蒙騙客戶,看似科學,實際項目含糊。
第七招:裝修前竭力吹噓,承攬業務,裝修竣工后,出現質量問題便逃之夭夭,質量
和維修成了大問題。
第八招:不能因貪圖小便宜而放棄原則,認真選擇有信譽有實力的裝修公司或者個人。
第九招:要在合同簽訂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、施工程序以及服務項目,檢查報價
單所列項目的名稱、材料、數量、做法、單價、總價。
第十招:注明增減項目等有關事宜,在施工圖上注明詳細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,
作為合同附件。
第十一招:一定注明非業主意愿增加項目所需款項的比例,一般不超過10%。
第十二招:與施工企業簽訂合同前,一定談及自己聘請裝飾監理的想法。
第十三招:不要依賴樣板間,要以國家標準驗收工程質量。
第十四招:簽訂合同的當時一定要注明負責工程的工長姓名、籍貫,避免企業臨時雇
傭施工隊。
第十五招:前期付款的比例一定要盡量壓縮,以使自己掌握主動。
第十六招:到建設主管部門或監理公司核查企業的合法性。
第十七招:交納設計押金時一定注明,“如果業主對設計方案不滿意,應足額退還設計押金”。
第十八招:最好采用幾個設計方案由業主組合一套完整設計方案。